一、學校概況
安順學院是2006年2月經教育部批準成立的公辦普通本科高校。學校坐落于美麗的“康養福地、瀑鄉安順”,地處“貴陽—貴安—安順”都市圈。學校至今為社會培養了近8萬余名各類合格專業人才,為我國西南地區經濟社會發展和文明進步作出了重要貢獻。學校2016年通過教育部普通高等學校本科教學工作合格評估,2017年增列為貴州省碩士學位授權立項建設單位,2018年被遴選為貴州省應用型轉型試點高校。
底蘊深厚,文脈傳承。安順素有“黔之腹、滇之喉、蜀粵之唇齒”之稱,此地鐘靈毓秀、人杰地靈,王若飛、黃齊生等老一輩革命家和陳法等歷史文化精英賦予了這片土地深厚的底蘊。學校辦學歷史悠久,可追溯到1938年成立的黔江師范學校,歷經國立黔江中學、省立安順師范學校、安順師范高等??茖W校等發展階段,迄今已有80余年的辦學歷史。80余年來,學校走出過中科院院士肖序常,學界泰斗錢理群,文學大家肖江虹以及一大批優秀人才,學校文脈傳承,星耀黔中,美名遠揚。
定位清晰,特色鮮明。學校全面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秉承“安道樂學、順理篤行”的校訓精神,扎根安順,立足貴州,服務西南,面向全國,放眼世界,深入實施“質量立校、人才強校、特色興校、科研促校、文化名校”五大戰略,致力于培養適應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基礎扎實,全面發展,具備較強專業知識、技能和能力,具有較強實踐能力、國際視野和創新精神的高級應用型人才,主動服務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和文明進步。學校注重培育與國家發展相適應的特色優勢學科,充分發揮人才優勢、科研優勢和貴州省高校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貴州省高校鄉村振興研究中心為代表的平臺優勢,主動服務國家戰略。學校在服務區域戰略發展中形成了以師范教育為底色,文化旅游為本色,工科教育為亮色的鮮明辦學特色。
師資雄厚,實力強勁。學校占地面積1113畝,建筑面積36.68萬平方米,館藏圖書80萬余冊,有教職工896人,其中,高級職稱人員394人,具有碩士、博士學位師資597人,現有國家級高層次人才4人,享受省政府津貼專家1人,省優秀青年科技人才2人,省級教學名師3人,省高校哲學社會科學學術帶頭人2人,安順市市管專家24人,柔性引進“國家杰青”1名、“國家優青”2名、教育部“長江學者獎勵計劃”青年學者1名、省人民政府特殊津貼專家1名。學校開設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歷史學、理學、工學、農學、管理學、藝術學10個學科門類53個專業,現有全日制在校生11331人。
平臺豐富,機構完善。學?,F設有16個二級學院、4個教研教學部、8個教學科研輔助機構以及省級院士工作站1個、省2011協同創新中心2個、省人文社科研究基地2個、省級學會、省級社科研究機構、省級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項目訓練基地、省級國家職業技能鑒定所、省級特殊教育師資培訓中心、省教育廳工程中心各1個和省教育廳創新團隊2個。有省級特色重點學科1個、省級重點學科2個、省級重點支持學科7個、省級特色重點實驗室2個、省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1個、省級教學團隊3個、省級研究中心2個,校級研究機構3個。
成果豐碩,優勢突出。近三年,學校獲批各級科研項目628項,其中,國家級項目7項,省部級項目110項,地廳級項目221項。學校教師累計發表論文4940篇,其中SCI、SSCI、CSSCI、EI等科學引文收錄465篇,北大核心、CSSCI、CSCD收錄1014篇。獲貴州省科學技術獎二等獎1項、三等獎1項;貴州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2項、三等獎5項;安順市科技進步獎3項。學校教師榮獲省級教學成果獎8項,學生榮獲全國性獎項430項、省級獎項1592項。依托高校鄉村振興研究中心學生平臺、優勢學科、特色專業等,為省、市政府提供咨政文章40余篇。
國際視野,開放包容。學校堅持開放辦學,與韓國、泰國、柬埔寨、新西蘭、澳大利亞等國和中國澳門、中國臺灣等地區20余所高校簽訂了合作協議,選派優秀學生赴合作高校學習。與貴州大學、廣州大學、青島大學、上海農科院等省內外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了長期合作關系,選派優秀學生赴高水平大學交換進修。
繼往開來,前程似錦。安順學院走過了80余年的風雨歷程,面向未來,安順學院正揚起風帆,向著更加輝煌燦爛的明天奮進。全校師生員工將秉承“安道樂學 順理篤行”的校訓,憑著對黨和人民教育事業的無限忠誠,全面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奮力將學校建成一所特色鮮明、優勢突出、質量優良的高水平應用型大學,為奮發有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貴州實踐做出更大的貢獻。
二、2024屆各專業畢業生情況
安順學院2024屆畢業生統計表
學院名稱 |
序號 |
專業名稱 |
學歷 |
人數 |
人文學院 |
1 |
漢語言文學 |
本科 |
128 |
2 |
秘書學 |
本科 |
58 |
3 |
歷史學 |
本科 |
60 |
政法學院 |
4 |
社會工作 |
本科 |
47 |
5 |
城市管理 |
本科 |
47 |
外國語學院 |
6 |
英語 |
本科 |
78 |
7 |
日語 |
本科 |
40 |
數學與計算機科學學院 |
8 |
數學與應用數學 |
本科 |
79 |
9 |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
本科 |
100 |
10 |
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 |
本科 |
97 |
物理與電子科學學院 |
11 |
物理學 |
本科 |
70 |
12 |
電子信息工程 |
本科 |
68 |
13 |
飛行器制造工程 |
本科 |
48 |
化學化工學院 |
14 |
化學 |
本科 |
50 |
15 |
化學工程與工藝 |
本科 |
46 |
16 |
食品質量與安全 |
本科 |
89 |
資源與環境工程學院 |
17 |
地理科學 |
本科 |
1 |
18 |
地理信息科學 |
本科 |
49 |
19 |
環境工程 |
本科 |
50 |
20 |
土地資源管理 |
本科 |
46 |
體育學院 |
21 |
體育教育 |
本科 |
122 |
22 |
社會體育指導與管理 |
本科 |
41 |
藝術學院 |
23 |
音樂學 |
本科 |
56 |
24 |
美術學 |
本科 |
176 |
25 |
藝術設計學 |
本科 |
130 |
教育學院 |
26 |
學前教育 |
本科 |
178 |
27 |
特殊教育 |
本科 |
132 |
28 |
教育康復學 |
本科 |
60 |
29 |
應用心理學 |
本科 |
56 |
旅游學院 |
30 |
文化產業管理 |
本科 |
53 |
31 |
旅游管理 |
本科 |
85 |
經濟與管理學院 |
32 |
房地產開發與管理 |
本科 |
56 |
33 |
農村區域發展 |
本科 |
8 |
34 |
物流工程 |
本科 |
88 |
農學院 |
35 |
生物科學 |
本科 |
60 |
36 |
農學 |
本科 |
130 |
37 |
設施農業科學與工程 |
本科 |
50 |
馬克思主義學院 |
38 |
中國共產黨歷史 |
本科 |
38 |
39 |
思想政治教育 |
本科 |
67 |
合計 |
383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