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簡介
貴州工程職業學院是經貴州省人民政府批準、教育部備案的一所具有獨立頒發國家學歷文憑資格的全日制普通高等職業院校。學校辦學以來,堅持黨的領導,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堅持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秉承“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辦學宗旨和“探工程之理、索職業之道、塑時代新人”的辦學理念,強化內涵建設,培養了數以萬計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畢業生就業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
學校現有全日制在校生13000余人。學校規劃用地800畝,校舍建筑面積24.5萬平方米,教學樓、實訓樓、圖書館、體育館、學術中心等設施完備、功能齊全,總投資7億元。學校校園網及教學信息網絡管理系統完善,環境優美,綠樹成蔭,鳥語花香。
學校領導班子具有豐富的高等職業教育辦學經驗,校領導中有教授5名,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的專家1名,市縣管專家3名,具有專家治校,教授治教的優勢。現有教師631人,其中雙師型教師99人,具有碩士研究生及以上學歷的81人,具有副高級職稱以上的76人。
學校堅持走產教融合、政校企合作、工學結合的開放辦學之路,結合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和自身發展的需要,按照貴州省圍繞“四新”、主攻“四化”要求,重點建設智慧健康、智能制造、建筑工程、財經商貿、交通乘務五大專業集群;設置了護理、藥學、智能控制技術、建筑工程技術、會計、高速鐵路客運乘務等25個高職專業;設有護理學院、藥學院、裝備制造與信息技術學院、建筑工程學院、現代服務與管理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教育與體育學院等二級教學單位。
學校推行以就業為導向、工學結合的教學模式,重視學生綜合素質和專業技能的培養,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培養合格人才。學校逐年加大對實踐教學儀器設備投入,在校內建有護理實訓中心、計算機實訓中心、建筑實訓中心等11個實訓中心,建成1.3萬平米實訓大樓。與法國施耐德電氣(中國)有限公司共建碧波電工電子實訓室2間,強化技術技能培訓,增強學生動手能力。校企合作企業百余家,校外實訓實習基地46個。截至目前,學?,F有實踐教學儀器設備總價值4200余萬元。
學校加強內涵建設,凝練辦學特色,提高辦學質量、改善辦學條件、優化辦學環境,力爭建成特色鮮明、貴州一流、全國知名的高等職業學院,努力建成職業技術大學,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
學校實行董事會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校長按學校章程依法行使職權。學校制定了《貴州工程職業學院內部管理運行規則(試行)》《貴州工程職業學院校長辦公會會議制度和議事規則(試行)》等議事規則研究決定教學、科研和其他行政管理事宜。校黨委發揮政治核心作用和保證監督作用,堅持以黨建引領學校發展,牢牢把握社會主義辦學方向。
學校實行董事會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校長按學校章程依法行使職權。校黨委在保證政治方向、凝聚師生員工、推動學校發展、引領校園文化、參與人事管理和服務、加強自身建設等方面充分發揮了政治核心和戰斗堡壘作用。按照基層黨組織“三化”建設總體要求,校黨委結合實際,推動新舊支部的轉換工作,重新設立了6個黨總支,14個黨支部,為黨組織標準化、規范化、信息化建設工作提升了組織力、戰斗力。
校黨委深入抓好基層黨組織標準化、規范化、信息化建設,不斷提升黨組織的凝聚力、組織力、戰斗力。通過“月有指導、季有分析、年有考核”的管理模式,促進黨組織及黨員發展、管理的規范化建設,構筑集“教育工作、黨建工作和廉政文化”于一體的基層黨組織,為推動學校黨建及教育工作的創新發展提供堅實基礎。近年來,校黨委先后獲得省教育工委“五好基層黨組織”、市委教育工委“先進基層黨組織”榮譽,學校經濟與管理學院黨支部被市委教育工委表彰為“先進基層黨組織”。
學校工會、團委、學生社團按照各自章程,在黨委領導下,獨立負責開展工作,活動豐富多彩。近年來,校團委被團市委表彰為"五四紅旗團委”,獲得團省委"挑戰杯——彩虹人生”全省職業學校創新創業大賽優秀組織獎,連續三年獲省委宣傳部全省大中專志愿者暑期“三下鄉”優秀團隊,被表彰為優秀組織單位,榮獲全省百萬學生百日冬鍛活動百佳學校稱號;教師周迷榮獲貴州省總工會、省人社廳、團省委、省婦聯命名的“最美勞動者”稱號;副校長郜發磊榮獲省教育廳“學生工作先進個人”榮譽;李虎等六人被銅仁市委市政府等授予“師德模范”“先進教師”稱號。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面臨新的挑戰,學校將抓住機遇,以“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為辦學宗旨,以“探工程之理、索職業之道、塑時代新人”為辦學理念,積極踐行“厚德重能、知行合一”的校訓,制定更新更高的奮斗目標,不斷開拓, 再創輝煌!
貴州工程職業學院2025屆預計畢業生人數表 |
院系 |
專業 |
學歷層次 |
人數 |
畢業生總數 |
護理 |
護理 |
高職 |
749 |
749 |
藥學院 |
藥學 |
558 |
558 |
建筑工程學院 |
工程造價 |
75 |
480 |
建設工程管理 |
47 |
建筑工程技術 |
159 |
建筑設計 |
34 |
建筑室內設計 |
165 |
現代服務與管理學院 |
城市軌道交通運營管理 |
83 |
455 |
大數據與財務管理 |
51 |
大數據與會計 |
141 |
電子商務 |
65 |
高速鐵路客運乘務 |
105 |
空中乘務 |
10 |
旅游服務與管理 |
中職 |
5 |
26 |
會計事務 |
21 |
裝備制造與信息技術學院 |
大數據技術 |
高職 |
65 |
558 |
電氣自動化技術 |
32 |
機電一體化技術 |
106 |
計算機網絡技術 |
86 |
計算機應用技術 |
87 |
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 |
45 |
新能源汽車技術 |
83 |
智能控制技術 |
54 |
電子技術應用 |
中職 |
32 |
216 |
大數據技術應用 |
43 |
汽車運用與維修 |
94 |
高速鐵路客運乘務 |
47 |
教育與體育學院 |
社會體育 |
|
246 |
246 |
合計:3288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