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簡介
興義民族師范學院是貴州省屬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學校位于貴州、云南、廣西三省區結合部,坐落在素有“三省通衢”之稱的興義市。
學校發端于 1952 年的貴州省興義師范學校,歷經興義地區“五·七”師范大學、興義師范專科學校、黔西南民族師范高等專科學校等時期,2009 年經教育部批準成立興義民族師范學院;2016 年通過教育部普通高等學校本科教學工作合格評估,同年被列為貴州省新增碩士學位授予立項建設單位;2017 年被列為貴州省應用型發展轉型試點高校;2019 年與貴州師范大學聯合培養教育碩士研究生。學校堅持“地方性、民族性、師范性,應用型”的辦學定位,秉承“大道至簡,達及天下”的辦學精神和“育人為本,服務地方”的辦學理念,堅守“勤學、尚美、求實、創新”的校訓,發揚“學高為師,身正為范”的校風、“博學敬業,為人師表”的教風和“勤學善思,知行合一”的學風,踐行高等學校職責使命。
學校占地面積 1118 畝,建筑面積 32.8 萬平方米,建有現代化的圖書館、教學樓、實驗樓、體育場館等服務設施。現有 12 個二級學院,42 個全日制本科專業,學科門類涵蓋十大學科。現有教職工 750 人,專任教師 561 人,其中高級職稱 266 人、博士學位教師 123 人,碩士學位教師 337 人,雙師雙能型教師 251人、占比 44.7%。學校有貴州省人民政府特殊津貼專家、貴州省“千”層次人才、黔西南州州管專家等省級、州級稱號性人才26 人次。“全國優秀教師”“貴州省優秀教師”“貴州省教學名師”“黔西南州優秀教師”等榮譽稱號 57 人次。在校全日制本科學生 11044 人。
學校堅持“立足黔西南,面向貴州,輻射西部”的服務面向定位,培養基礎教育和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所需、人文和科學素養兼備、具有一定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的基礎教育工作管理者、師資和應用型人才。獲批省級一流專業建設點 9 個;國家級一流課程 1 門,省級一流本科課程 62 門;省級“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改革”項目 100 項、省級綜合改革試點專業 5 個、省級一流教學團隊 1 個、省級“金師”6 名;榮獲省級課程思政示范課程 3 門、省級課程思政教學研究示范中心 1 個;獲批國家語言文字推廣基地 1 個、省級語言文字推廣基地 1 個、省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中心 1 個、省級大中小學勞動教育實踐(實訓)基地 2 個。教研成果豐碩,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 1 項,省級教學成果獎 17 項。7個專業“有條件通過”教育部師范類專業二級認證;12 個專業通過省級評估、19 個專業通過省級新專業評估、40 個專業通過省級學士學位授予權評估。
學校構建創新教育優秀師資培養模式,把創新創業教育融入人才培養全過程,取得豐碩成果。學校建有貴州省大學生創新創業基地。近三年,學生學科競賽、技能競賽等獲國家級、省級獎項 826 項次,獲批國家級、省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976 項。
學校堅持科研為地方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服務,建有貴州省協同創新中心 1 個,貴州省高等學校重點實驗室 3 個,黔西南州特色重點實驗室 8 個,貴州省高等學校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 6?個;獲批貴州省科技創新團隊 2 個,貴州省人文社科創新團隊 4 個,貴州省學術先鋒 4 個,貴州省學術先鋒號 3 個。有貴州省重點學科 5 個,貴州省一流(培育)學科 1 個。近五年,承擔國家級、省部級科研項目 100 項。獲貴州省科技進步獎、貴州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貴州省教育科學優秀成果獎 22 項,黔西南州科技進步獎 1 項。獲批首屆全國教材獎 11 個。與省內外 10 余個地方政府、企業、高校、科研院所建立合作關系,在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等方面開展全方位合作。積極參與實施“精準扶貧”和“鄉村振興”戰略,為當地經濟社會和文化教育事業發展作出積極貢獻。充分發揮教師教育優勢,助推中小學、幼兒園教師專業化成長,近三年培訓中小學教師達 2 萬余人次。學校為國家培養各級各類人才近 4 萬人,為黔西南州的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取得了良好的社會聲譽。
學校堅持開放辦學,先后與寧波大學、云南大學、華僑大學、貴州大學、貴州財經大學、西安外國語大學等高校,以及美國、加拿大、英國、韓國、馬來西亞、泰國、菲律賓等國家和澳門、臺灣地區 40 余所高校和機構簽訂合作協議,在人才培養、師生交流、科研合作、資源共享和校園文化等方面展開了合作。開展“千人留學計劃”相關項目 10 項,服務學生 216 人次。成功舉辦黔臺大學生“電商助農創新創業研學營”“康養勝地·人文興義”臺灣學生黔西南康養人文研習營,中韓大學生語伴活動、波蘭波茲南密茨凱維奇大學英語應用能力提升項目等師生交流活動;邀請美國、加拿大、英國、馬來西亞、韓國等國家及澳門特區專家學者開展學術講座。自 2016 年起連續 8 年成功舉辦中國—東盟旅游教育論壇、中國—東盟多民族地區基礎教育研討會、中國—東盟文化藝術教育發展論壇、中國—東盟數學教育論壇、“康養+”國際山地旅游與戶外運動發展論壇等中國—東盟教育交流周系列活動,特別 2023 年的“康養+”國際山地旅游與戶外運動發展會議中成立的國際山地旅游與戶外運動人才培養聯盟,提高了我校對外合作交流層次,擴大了辦學影響力。
當前,學校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貫徹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踐行為黨育人、為國育才初心使命,按照“三步走”戰略,奮進新時代,搶抓新機遇,實現新跨越,為把學校建設成為區域特色鮮明的民族師范性教學應用型大學而努力奮斗。
興義民族師范學院2025年度畢業專業情況一覽表 |
二級學院 |
學歷 |
專業 |
總人數 |
政治與歷史學院 |
本科 |
政治學與行政學 |
117 |
民族學 |
48 |
思想政治教育 |
67 |
歷史學 |
57 |
合 ???計 |
289 |
文學與傳媒學院 |
本科 |
漢語言文學 |
192 |
漢語國際教育 |
61 |
廣播電視學 |
60 |
網絡與新媒體 |
67 |
合 ???計 |
380 |
外國語學院 |
本科 |
英語 |
140 |
朝鮮語 |
32 |
翻譯 |
53 |
合 ???計 |
225 |
數學科學學院 |
本科 |
數學與應用數學 |
144 |
統計學 |
59 |
合 ???計 |
203 |
物理與工程技術學院 |
本科 |
物理學 |
59 |
汽車服務工程 |
124 |
電子科學與技術 |
63 |
應用電子技術教育 |
63 |
安全工程 |
64 |
合 ???計 |
373 |
生物與化學學院 |
本科 |
化學 |
64 |
應用化學 |
57 |
生物科學 |
60 |
應用生物科學 |
83 |
合 ???計 |
264 |
體育學院 |
本科 |
體育教育 |
74 |
社會體育指導與管理 |
61 |
運動康復 |
59 |
合 ???計 |
194 |
信息技術學院 |
本科 |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
112 |
網絡工程 |
80 |
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 |
83 |
合 ???計 |
275 |
藝術學院 |
本科 |
音樂學 |
135 |
舞蹈學 |
52 |
美術學 |
131 |
視覺傳達設計 |
90 |
合 ???計 |
408 |
教育科學學院 |
本科 |
學前教育 |
154 |
小學教育 |
127 |
應用心理學 |
75 |
合 ???計 |
356 |
經濟與管理學院 |
本科 |
經濟與金融 |
66 |
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 |
64 |
財務管理 |
117 |
旅游管理與服務教育 |
59 |
航空服務藝術與管理 |
50 |
合 ???計 |
356 |
合 ???計 |
3323 |
|